2011年10月23日星期日

一封家信引發的思考

   
一封家信引發的思考
我仔細看了下信函的郵戳,信函的時間是2003年的那個秋天的某個時刻,現在看來已經是八年前的時間了。由於八九年前在大學手機還沒有太普及,情況好些的家庭也許有了手機,但相對貧困的家庭來講,基本上是都沒有手機的,我就是在這個沒有手機隊伍裡。正式因為如此,才保留了一些最原始的記憶碎片,才保留了八九年前地原始信件,今天還可以品嘗到當年寫信的心情,才得以回味那段崢嶸歲月。在獨自慶倖沒有手機的同時,情不自禁的把信打開了,打開了那塵封了八九年前地記憶。
信的開頭,提到家父家母好,我在外地已經近兩個月了,那裡的天氣我也很適應,飲食也適應,住宿也適應,語言都適應,給同學相處的也融洽;談了很多,談了我的承諾,在學校好好學習,談了在學校的方方面面。總之一句話給父母報平安,我很好,在外面一切很順利;不讓家裡擔心我的冷暖,讓父母放心他們遠在異鄉的遊子。其實,在外漂泊、求學、奮鬥、工作,父母最期盼的不就是子女平安幸福嗎?
看著附帶著些許異味並微微發黃的信紙,我的思緒舒展開了。在那個讀書求學的年代,父母期盼的大概只有兩件事情:一是在學校認真學習;二是在學校別惹事,在學校平平安安,健健康康把學業完成。其實,家人也沒有太大的期望,只希望遠方在他鄉的遊子平安,這就是對家裡最大的回報,對父母最大的安慰。父母在不辭辛勞的同時,有啥比子女的平安幸福更重要的呢?
在這封簡短的信函裡,我把我在外地的學習情況、生活情況,一五一十的如實在家信裡彙報了一番。不讓父母擔心,只有這樣父母才能過的踏實,過的無憂。生活適應與否,生存條件是否適應,都是做父母牽掛的物件,隨時是點點滴滴的瑣碎小事,可是小事卻體現的是一份濃濃的親情,體現的是一份濃濃的關心,真正關心到子女的心坎上。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第一出遠門,父母執意要我帶上一份家鄉的泥土,用布把他包好,讓我帶著。並說:如果在外面水土不服,就用家鄉的泥土燙水喝,就服當地的水土了。簡短的信函了,字裡行間透漏著自己對家人彙報生活點滴的記憶,自己在外一切都好,這就是家裡最大的福氣,這也是父母最大的期盼,對父母來說是最大的安慰。相對現在而言,某些人開著寶馬賓士,撞了人就豪言壯語的說:我爸是“李剛”,想用父母的“權”來擺平此事。其實這種行為我認為很可恥,是對父母的一種羞辱。這樣的呼喚是我們這個時代要不得的!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